资讯

快评丨乡村游“流量”变“留量”,避暑经济大有可为

时间:2010-12-5 17:23:32  作者:新闻中心   来源:关于我们  查看:  评论:0
内容摘要:快评丨乡村游“流量”变“留量”,避暑经济大有可为_南方+_南方plus据《半月谈》报道:盛夏时节,位于江西九岭山腹地的靖安县中源乡,尽管位置偏远,常住人口只有不到7000人,却涌入了近3万游客,其中不

快评丨乡村游“流量”变“留量”,流量避暑经济大有可为_南方+_南方plus

据《半月谈》报道:盛夏时节,位于江西九岭山腹地的村游靖安县中源乡,尽管位置偏远,变留常住人口只有不到7000人,量避却涌入了近3万游客,暑经其中不少还是流量拖家带口,从江浙沪等地赶来,快评而且一住就是丨乡两三个月。而除了游客众多。村游这里的变留避暑游有个奇特的现象,很多游客是量避长住客、回头客,暑经连行李、流量衣物都存放在民宿,不带回家。

中源乡之所以能成为避暑胜地,很大的一个原因是“老天爷赏饭吃”,拥有不俗的自然资源禀赋。中源乡最高海拔1794米,森林覆盖率近90%,夏季平均气温仅为18℃-22℃,“身上无棉,莫上中源”等俗语就是对这种得天独厚气候的刻画。不过,具备类似气候条件的山村并不少见,为何只有中源乡等为数不多的乡村,在“避暑经济”的赛道上跑出来了?答案或许有多种,但从中源乡的个案来看,关键还在于其以需求为本,坚持问题导向、锚定目标主动作为,并且还把事情给做“对”了。

中源乡做对了啥?一是思想上到位,当地深知只靠“卖凉风”是留不住客人,基础设施也得跟上。二是问计上到位,依托民宿协会向每一位游客征集意见建议,向游客问需问策。三是措施上到位,尊重游客建议,新建了分流车道、增设了休息设施,还强化了餐饮、酒店房屋整理等培训,提升游客体验。一番操作下来,良好的软硬环境无不让游客印象深刻,“流量”变成“留量”似乎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。

而正是因为一系列贴心的举措以及随之而来的极佳的居住体验,不少新客变成了熟客,甚至把中源乡当成“第二家乡”,每逢夏季就“飞”到中源避暑,享受清凉。这部分有闲、消费意愿和支付能力兼具的高价值游客的到来,无疑有力撬动了当地的经济。眼下,中源乡登记在册的民宿点721家,床位3万余张,入住率近百分之百,带动就业3000余人,经济效益好的农户年纯收入达二三十万元。

暌诸广东省内,先天条件能与江西靖安县中源乡比拟的山村并不是没有,比如惠州龙门县的南昆山,其生态资源禀赋就不遑多让:森林覆盖率达93.96%,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极高,平均含量每立方厘米为5000个(最高为每立方厘米13.6万个),年平均温度约23℃,比周边城市普遍低6℃左右。堪称天然的“避暑胜地”。从区位看,南昆山处于粤港澳大湾区一个半小时经济圈,享有地利之便,更靠近终端市场的消费者。

此外,当地也有较好的旅游产业“基本盘”,不仅有大型度假村、酒店、家庭旅馆、民宿、农家乐灯各类型市场主体390家,房间数4549间,床位数8630个,还准备依托自行车骑行赛、马拉松比赛等赛事,配合龙门县打造“世界第三条著名山地赛道”,培树南昆山户外运动旅游品牌。与此同时,当地也正在瞄准娱乐、医疗、康养类项目,着力打造“文旅商”旅游产业链。

由此可见,南昆山有着肉眼可见的优势,其基本条件并不输中源乡,甚至在个别方面还略胜一筹。南昆山要想客房入住率更高,不妨好好解剖一下中源乡这只“麻雀”,从理念到行动进行全面对标,既学“形”又学“神”,把更多游客流量变为留量和常量。如此,南昆山的山水资源才能更好地转化经济增长的真金白银。

【作者】胡一刀

【来源】南方农村报

copyright © 2024 powered by 华人影视网   sitemap